
圖1 碳質材料結構
碳元素位于化學元素周期表第六位,根據原子軌道雜化的理論,碳原子外殼層電子會分為三種不同的能態,即sp1(直線型)、sp2(正三角或層片型)、sp3(正四面體)三種雜化形式如圖2所示。

圖2 碳原子的sp3、sp2和 sp1雜化結構
類金剛石碳(Diamond like Carbon,簡稱DLC)是一種亞穩態的非晶態材料,其機械、電學、光學和摩擦學特性類似于金剛石,導熱性是銅的2~3倍,且透明度高、化學穩定性好。具有極高的硬度、良好的抗磨損、優異的化學惰性、低介電常數、寬的光學帶隙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性。
事實上目前對DLC薄膜尚無明確的定義和統一的概念,以其宏觀性質而論,國際上廣為接受的標準為硬度達到天然金剛石硬度20%的絕緣無定形碳膜就稱為DLC薄膜。在光學、電學、材料、機械、醫學和航空航天等領域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廣泛關注。
根據2005年德國工程師學會發布的“碳涂層”標準,DLC薄膜主要分為以下七類:
(1)a-C:非晶碳
(2)ta-C:四面體非晶碳
(3)a-C:Me(Me=W /Ti/Mo/Al等金屬):金屬摻雜非晶碳
(4)a-C:H:含氫非晶碳
(5)ta-C:H:四面體形含氫非晶碳
(6)a-C:H:Me(Me=W /Ti/Mo/Al等金屬):金屬摻雜含氫非晶碳
(7)a-C:H:X(X=Si/O/N/F/B等):改性含氫非晶碳